
主要研究方向:露天开采、资源开发与规划、矿山工程爆破、岩土与边坡工程、矿业系统工程及计算机。
参加和主持完成了国家及自选科研项目2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国家重点教材2部。先后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能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1994年获IET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1996年被评为江苏省“3 3 3”跨世纪学科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000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煤炭行业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5年被评为煤炭工业科技进步有功人员,1993年获得国家政府专家特殊津贴。
与他人合作创建的“露天矿山工程有向图系统模拟”理论与方法、工作线长度综合优化理论,在我国大型露天煤矿开发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推动了现代化露天采矿科学的发展。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于1987年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和1992年分别获得能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持研制开发的《露天矿山开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系统》、《露天矿地测采信息综合处理及CAD集成系统》、《露天矿生产地质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其中,《露天矿山开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系统》被列为煤炭部科技成果(证书,登记号:978063)。
主持的 “黑岱沟露天矿扩建采用拉斗铲倒堆工艺可行性研究”、“大型露天矿抛掷爆破技术研究”在研项目,研究拉斗铲倒堆工艺和抛掷爆破在我国大型露天煤矿中的应用理论与技术;作为负责人之一主持中国矿业大学“211工程”项目“露天矿高产高效表土破碎模拟试验系统”, 现已完成设备的研制,并在元宝山露天矿进行工业实验。这些都是新的研究领域,将填补我国露天采矿事业的空白,推进露天开采科学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