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自治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15日向外界透露,煤田地质勘探部门在当地探明一处储量达350亿吨的整装煤田。如果以2010年全国25.6亿吨的煤炭消费总量估计,这一规模够全国消费至少10年。据了解,此次发现的煤田位于新疆第五大煤炭开发加工基地——白杨河矿区内,该煤田煤种属低硫高发热量煤,适用于发展煤化工。该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煤田探明储量仍有大幅提升空间。
分析指出,近年来,新疆煤炭开发热持续升温,吸引各路资本竞相涌入。和布克赛尔县整装煤田的发现,无疑将扩大新疆煤炭大基地的版图,而先期已布局该地的企业将率先获得资源量份额,市场盛宴升级在即。
规划投资已超8000亿
随着“十二五”规划煤炭开采重心向西部转移,占有全国近1/4的预测资源量份额的新疆成为各路资本竞相争食的“热土”。
据报道,目前参与新疆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的企业已达104家,煤化工项目66个,计划总投资8773亿元,其中在建项目18个,今年计划开工的项目28个。
8000多亿元总投资规划吸引众多企业纷纷斥重金布局疆煤开发。据了解,进军新疆的企业中,既有国电、华能、中电投、大唐等五大电力企业,神华、中煤等煤炭央企,还包括山西潞安、河北开滦、江苏徐矿、山东新汶等外省国有煤炭企业。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新疆煤炭开发的格局已初步形成,两大煤炭央企和五大电力企业居于中心地位,其中五大电力企业目前在新疆已圈占至少一半的的资源量。
此次350亿吨新增资源所处的白杨河矿区,先期已有电企巨头活动的身影。大唐集团新近获批的位于昌吉州呼图壁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计划2013年投产,工程年需约170万吨的燃煤,其计划就近由呼图壁白杨河矿区大唐自有煤矿供应。而华电集团虽介入稍晚,但目前已有与新疆明基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白杨河矿区意向,华电煤业总会计师梁璟洲最近赴该矿区调研时就要求双方及早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煤化工更受政策青睐
由于新疆煤炭外送通道建设严重滞后,相比于煤炭直接开采,煤炭深加工转化(煤化工)项目一直更受当地政府青睐。在近日新疆自治区提出的开征煤炭地方经济发展费方案中,对于用于煤化工煤电转化项目的煤炭资源,提出所征收的地方经济发展费的60%返还给这些煤炭开采企业,其他煤炭开采却未能享受这一政策红包。
捷足先登的企业早已明了这一政策动向,包括中煤和华能等煤电央企目前的疆煤开发规划中,总投资1000亿元的规划项目,主要是涉足煤电一体化、煤化工等项目。中煤今年更是同时开工两个煤化工项目,总投资金额达475亿多元。而据了解,目前涉足白杨河矿开采的华电、大唐等电企巨头所投项目也均为煤电联营、煤制天然气等。
中证证券研究中心相关研究员对此分析,由于国内煤化工特别是现代煤化工产业技术瓶颈仍存,大规模商业化仍需时日。在此背景下,对于涉足疆煤开发的企业来说,短期内更易显现出价值的是项目背后所划定的煤炭资源量。从这个角度上来讲,项目资源量和技术开发潜力才是评价这些企业未来谁更受益的最大标准。
而对于拥有资源量优势的企业来说,有一点或许更让他们疯狂,就在宣布新发现350亿吨整装煤田的同时,和布克赛尔县国土资源局局长杨志强表示,明年当地政府将再投资3.5亿元,扩大白杨河区的详查面积,进一步提升该地煤炭储量的探明空间。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做好2012年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2012年跨省区煤炭铁路运力配置量为8.34亿吨,比2011年减少9800万吨,降幅达到10.5%。
另据了解,全国钢铁(冶金)用煤调运量近年来首次未被列入跨省统调的范围。
对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在运力已经增加的情况下,跨省调运量不应该降低,反而应该增加。”
煤炭调控力度或略微放松
根据市场情况,如果计划内合同煤运量减少,那么计划外煤炭合同运量就有望增加。对此有分析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政府意欲放松对煤炭市场的调控力度。
产业研究机构中投顾问分析指出,减少煤炭跨省调运量表明有关部门正在缩减计划煤的市场规模,逐步推动市场煤与计划煤并存的局面向完全的市场煤体制的转变,由此可见,主管部门也逐渐意识到计划煤存在的弊端,也意识到建立市场化煤炭交易体制的重要性。
此前一段时间,曾有煤炭研究专家呼吁取消计划合同煤,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这样一来,煤炭消费企业尤其是发电企业也会完全市场化,实现自负盈亏,亏损就不会如此严重。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宛学智说:“这是推动煤炭交易市场化的重要步骤。但是,发改委前不久发布的限价政策并不会因为此次 《通知》而放松。”
据调查了解,目前煤炭市场尚未实现完全的市场化,煤价高企极大增加了火电企业的负担,有关部门不得不通过限价政策来遏制煤价上涨。宛学智表示,“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的煤炭交易并未实现完全的市场化,而计划煤的种种弊端逐渐暴露,履约率不断降低的问题难以解决。”他认为,有必要降低计划煤的规模,逐步推动煤炭交易的完全市场化,这是减少煤炭跨省调运量的主要原因。
有分析人士认为,今冬明春的电力缺口将迫使有关部门加大对市场煤限价的政策力度,但由于计划电市场煤的根本矛盾并未解决,因此从长期来看,在电力用煤市场价基本稳定后,限价势必将被解除。
中金公司研究指出,在煤电关系尚未理顺以及通胀高企的情况下,国家对电煤合同的调控尚不会完全放开。但如果到12月电煤合同谈判展开时,国内通胀压力有所减轻,国家对电煤合同价的调控将放松。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认为,限价政策与合同煤运量减少的政策是解决煤炭市场问题的两副药剂,但是限价政策只是“治标”,而合同煤运量减少政策则是“治本”之策。
煤炭交易市场化仍待推进
《通知》同时指出,要加快建立以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为主体,以区域市场为补充,以网络技术为平台,有利于政府宏观调控、市场主体自由交易的煤炭市场体系。对煤炭供需企业签订的中长期合同,运力上将给予优先安排;对重点合同兑现率极低的企业核减运力。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要逐步理顺能源价格关系,完善能源价格体系建设。根据会议精神,我国能源改革正朝着市场化方向加速推进。
中投顾问研究认为,煤炭交易体系建设的核心是市场化,唯有市场化才能有效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才能充分反映供需关系和煤炭的真实价格。因此加快煤炭市场交易体系建设必然预示着煤炭交易市场化进程的加速,这是不言自明的。
据了解,目前我国煤炭交易市场主要有三种类型:产地煤炭交易市场、集散地煤炭交易市场、消费地煤炭交易市场,但是此三种类型均面临着很多建设发展上的障碍。
工信部产业司此前曾表示,大连、秦皇岛、太原、广州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区域煤炭交易中心陆续建成,为我国煤炭市场化和交易模式改革探索了新的途径。建立煤炭交易中心是大势所趋,大型煤炭企业应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破解煤炭供需矛盾,主动与用户签订中长期协议,对用户实行个性化管理,按需求组织生产,这样煤炭供应效率就会提高。
不过林伯强认为:“此举难度很大,如果计划煤和市场煤的价差在10%左右还比较可行,但目前计划煤与市场煤的差距达到了大约30%,因此建立全国煤炭市场交易中心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名研究人员指出,煤炭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波动很大,因此,限价未来或难以维系。长远来看,煤炭价格合理波动还应寄望于建立全国统一的煤炭交易市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