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不断深化煤矿瓦斯防治,在加强安全预防能力上取得新提高。
2011年,各地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攻坚战。安徽省实施重大隐患整治技改贴息和补助政策,陕西省出台“四关闭”、“三整顿”、“四处罚”、“一停建”等硬措施,新疆出台全国首部隐患排查治理条例和配套实施办法,湖北煤监局则采取调整督查范围、“黑名单”、事故预警、小煤矿退出“倒逼”机制等措施,贵州对全省在建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安全设施重新进行审查。
四是积极推动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在发挥大型煤矿企业安全技术优势上取得新突破。
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出台新政策,大幅压减煤矿企业数量,鄂尔多斯市生产规模低于300万吨/年的煤矿企业全部退出;山西30万吨/年以下小煤矿全部淘汰,保留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山西煤监局局长杜建荣说,煤矿采掘机械化水平提高,安全水平也随之提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工作面都是木支护,谁也不愿下井,现在大家抢着下。
五是狠抓基层基础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管理水平上取得新提升。
2011年,国家煤监局深入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会同中华全国总工会开展煤矿班组安全建设巡回演讲活动,大力实施“两个万名培训工程”,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云南省制定下发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江西省采取抓规划、抓配套等“六抓”措施。神华集团制定实施了《区队班组建设指导意见》和区队班组建设三年滚动规划,神华宁煤集团创建了“四五六”煤矿班组安全管理新模式。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组建大学生采煤班,成功摸索了现代煤矿“四高”班组成长之路。
六是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在煤矿安全保障能力上取得新推进。
2011年,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先后出台了《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等规章标准,全面推广广西百色煤矿机械化经验,积极组织开展科技攻关。
七是加大政策治本力度,在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上取得新成绩。2011年,国家发布实施了《煤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暂行办法》和《煤矿建设安全规范》等。辽宁省发布了《辽宁省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首次通过立法保障煤矿职工安全。
八是严肃煤矿事故查处,在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上取得新进展。
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分组讨论中,代表们认为,目前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但也面临一些新问题。
“控制煤炭产能非常必要,随着机械化水平提高,一个煤矿的年产能可以从30万吨提高到60万吨,甚至100万吨,但开采年限也大幅缩减。”黑龙江煤监局局长常天明说。
“煤矿产能越来越高,如果超强度开采,出事就是大事故。”吉林煤监局局长商登莹说。
“内蒙古千万吨级以上矿井已达到23个,资源条件相对较好,但现在一个工作面走向七八公里长,一旦出事矿工根本跑不出去,是不是大能力工作面越长越好?”尽管内蒙古2011年的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为0.052,领先全国,但内蒙古煤监局局长杨泽余对安全问题仍有所忧。
“现在新疆的巨厚煤层开采是个问题。有的煤层厚度在八九十米,技术上有挑战,资金不是问题,关键是缺专家。”一位来自新疆煤炭监管部门的代表说。
“煤矿是否具备防治瓦斯能力,目前缺乏评估标准,贵州有的煤矿已经停了半年,再停下去,是个不稳定因素。”贵州的一位代表说。
“现在煤层气开发企业的安全许可没有标准,建议国家抓紧制定相关安全标准,并及时在网上公布。”辽宁煤监局局长纪国友说。
“2011年有11个大企业实现了零死亡,煤矿事故大幅下降,已经是到抓职业健康的时候了。”河北煤监局局长秦文昌说。
显然,经过了十几年的高速发展,煤炭行业已从“要数量”进入“要质量”的阶段。正如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所言,2012年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艰巨繁重,安全发展任重而道远。在新形势下,只有不断创新理念和思路,才能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
刀10天。”上述人士说。为i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