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东能源集团获悉,截至1月29日,该集团省内41对生产矿井已全部恢复生产。春节放假期间,该集团共发运电煤近18万吨,有力地保障了电煤供应。
春节停产时间较长,井下安全生产条件发生一定变化,安全隐患增多,同时受过节影响,干部职工思想比较活跃,是抓好安全工作的关键时期。为确保煤矿安全顺利恢复生产,春节前,山东能源集团及旗下六家矿业集团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2012年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层层召开会议,对抓好春节期间煤矿安全生产、放假检修和应急值守等工作作出安排部署。节前组织开展了拉网式安全生产大检查,从严、从深、从细排查安全隐患,做到横到边、纵到底,不留死角。
与此同时,各矿井均制定了严密的节后恢复生产措施。复产前,首先对所有入井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严格复产验收标准,严格检查验收程序,严格落实检查验收工作责任制,加大了对薄弱人物、薄弱时间、薄弱地点的排查力度;同时对矿井生产系统和安全设施,尤其是对井下所有作业地点和场所的“一通三防”、防治水和顶板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检查,严格执行送电、恢复通风、老空水探放和排放瓦斯等措施,符合规定要求的,方准予恢复生产;达不到要求的,一律不准恢复生产。
从山东省政府获悉,日前山东出台了《山东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为进一步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 ,山东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全省煤炭新增量不超过8200万吨。
根据《规划》要求,“十二五”期间,山东将调整能源布局和供给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严格控制煤炭新增量。新建涉煤项目实行煤炭等量替代,火电、水泥、钢铁行业的总量指标全省统一调配使用。严格控制新增煤电机组规模,“十二五”期间,新增煤电机组不超过1039万千瓦。坚决遏制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重点排污行业实行行业总量控制。现有钢铁、水泥和石化等行业要压产、减少煤炭消费量,或增产、不增煤炭消费量。
按照《规划》,山东将淘汰运行满20年单机容量10万千瓦及以下的常规火电机组,服役期满单机容量20万千瓦以下的各类机组,供电标准煤耗高出2010年全省平均水平10%及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的各类燃煤机组。
结构性污染一直困扰山东,煤炭在一次能源中占比为77.1%。预测显示,“十二五”期间,山东煤炭消费量将在高位上攀升,到2015年,需新增煤炭消费量1.08亿吨,而煤炭每增加1000万吨,二氧化硫会增加2.1万吨,氮氧化物增加1.9万吨,减排难度相应增加一个百分点。按照国家给山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指标,到2015年末,山东省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0年减少14.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