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频发的并购案例表明,中国企业正在加快海外资源布局的步伐。2月17日,中国五矿收购Anvil矿业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一案宣告完成,作价约13.3亿加元。2月2日,国家电网以3.87亿欧元成功购得葡萄牙唯一的国家级能源传输公司国家能源公司(RENE)25%股权,成为央企首次进入欧洲国家控制的电网公司的标志性交易。2月21日,中海油以14.67亿美元的价格完成了对图洛石油公司在乌干达三个勘探区各1/3的权益的收购,该交易是2月交易金额最大的案例。
此外,今年1月宣布资源并购的企业共有8家,吉林吉恩镍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中石化、中国黄金、中国中化等国内大型公司都位列其中。
来自ChinaVenture投中集团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2月,中国并购交易市场回暖趋势明显,其中制造业、能源及矿业的案例数量居前,而在交易规模方面,能源及矿业高居榜首,完成交易规模121亿元,占比达46%。
清科集团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2月共完成9起海外并购案例,披露金额46.52亿美元。这些并购案例主要分布在能源及矿产、金融、机械制造等六个一级行业,其中4起分布在能源矿产行业。在2011年全年,中国海外并购市场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其中,能源及矿产是海外并购领域里最为活跃的行业,并购案例数量为21起,占海外并购案例总数的19.1%,同比增长31.3%;同时,从披露金额的并购总金额来看,能源及矿产行业规模仍然是最大的,为147.2亿美元,占海外并购总金额的52.4%,同比增长63.07%。
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安海轩表示,中国能源矿业海外并购无论是数量还是金额都出现了双增的趋势,且卖方所在的区域以欧洲为主,特别在欧债危机影响较大的区域或经济持续不景气的国家较为频繁。
业内人士分析,今年全年中国能源矿产海外并购将会愈加频繁。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陈丛威表示,在欧债危机带来的低迷的全球经济环境下,不少优质项目存在价值低估,这为有着技术升级、市场扩张等需求的中国企业提供了海外并购的难得机遇。预计2012年将有更多中国企业瞄准欧美国家的海外并购,能源及矿业仍然会是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主要目标。
但是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热潮,投资面临的风险也在累积。在今年的两会上,就有不少代表委员表示,虽然欧债危机等因素使目前并购价格较低,但是企业也须权衡利弊,不要盲目“抄底”,在世界政治与经济都存在巨大变数的2012年,尤其要注意风险防范。
全国人大代表、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表示,从估值的角度,现在投资欧洲确实是好时机。不过以复星的经验而言,选择投资机会不能只看价格,更需要考虑海外投资是否能与国内的发展产生协同效应。此外,不建议有些企业采用一定要控股的做法,而是要寻求和选择有价值的合作伙伴“一是要给对方带来价值,产生协同效应;二是追求一个合适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股比结构,比如20%至30%就比较合适。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