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今后煤炭行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他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增产量,勿盲目
“我们不要盲目地追求煤炭产量。过去我们强调煤炭企业要高产高效,把产量放在第一位,现在到了必须转变观念的时候了。”李毅中说。
他强调,近年来煤炭产量年年增长,如果不去大力节能减排,不去大力抑制需求,每年按照8.7%的速度增长,资源、环境是承受不了的。虽然我们国家的煤炭资源很丰富,但普查和精查的比例严重失衡,精查量只占很小的比例,所以要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同时要增加普查、精查的投入,让更多的资源掌握在国家手中。
“在‘两会’上,我看到2012年国家发改委关于煤炭行业的部署,目标是产量增长3.7%,这是一个好信号,但是要从8.7%降到3.7%,就一定要做到节能、节煤。煤炭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首先应做到不盲目追求产量,然后是合理地开采,实现煤炭清洁生产,从现在开始把精查储量控制起来。”李毅中说。
李毅中给煤炭企业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要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第二要增加洗精煤,实现清洁生产,让不同的煤种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第三要大力开发煤层气。
“我国的煤层气储量高达32万亿立方米,它同时又是事故的根源,煤炭企业要做的还有很多。”李毅中说,“想要把产量控制住,还需要全社会去节约煤炭,将消费总量降下来。”
调结构,顺价格
“十二五”期间,煤炭工业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如何调整产业结构?李毅中认为,非常有力的措施是继续进行资源整合,淘汰落后产能,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安全的小煤矿。
李毅中强调,煤炭开采要实现规模化、机械化,进而实现信息化,必须要形成一定的规模。“多年来整顿关闭小煤矿首先是打击非法生产、盗采,包括破坏资源、破坏环境的煤矿,这些小煤矿可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虽然,我们这几年整顿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任务依然艰巨。国家尤其要支持湖南、贵州、四川这些小煤矿数量比较多的省下大力气进行兼并重组。”李毅中说。
努力发展大煤矿同样是调整煤炭产业结构的方向。“应加快建设国家‘十一五’期间规划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鼓励他们采用最新的技术,保证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把大煤矿建成具有示范意义的新型煤矿。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建设这些大煤矿,国家要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同时企业也应该向民间资本敞开大门。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李毅中说。
对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理顺煤电价格问题,李毅中说,煤电最终还是要走市场化道路,我们提倡煤电联营,建坑口电站,把输煤变成输电,减少煤炭运输量,“现在铁路运输一半是在运煤,千里迢迢北煤南运,煤炭先坐火车再上船,与坑口价相比,1吨煤涨了500元到600元,等到煤真正到了南方电厂时,已然成了高价煤”。
李毅中说,不能人为地压低电煤的价格。现在人为地将电煤价格降低,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煤炭企业有的不生产洗精煤,有的向电煤里掺煤矸石,有的缺斤短两,这样一来更加僵化了煤电关系。电厂应该通过市场来合理制定合同电煤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