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称美国将陆续关闭大量燃煤机组,业内专家表示,此消息一出就可能对国际煤价造成新一轮冲击,同时这对国内投资持续下降的燃煤电厂来说也不是一个好消息。
据外媒报道,奥巴马政府将继续关闭燃煤电厂,预计2012年关闭57座,目标是彻底停止美国的煤炭业。同时,EIA还表示,175座总计发电能力2700万千瓦的燃煤发电机组,将在2012年至2016年间停止使用。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美国关闭大量燃煤机组的可能性不大。他表示:“一方面,煤炭在美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占到23%左右,天然气占27%,石油约占三分之一,美国是不想再增加石油消费比重的,核电目前没有增加,水电也基本不发展,可再生能源只有约1.7%,这基本是美国固定的能源结构,天然气要代替煤炭,在几年之内大比例增加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关闭燃煤机组的成本也非常大。”
目前,美国约有500家燃煤电厂,虽然现在煤炭仍提供全国约三分之一的电力,但4年前,它提供了近一半的电力。煤炭和电力公共事业长久以来的紧密关系正在开始疏远。
而随着美国国内煤炭消费量的下降,加大对国外市场的出口就成为必然。
近几年,页岩气的大规模开发改变了美国的能源格局,价格相对低廉的页岩气将逐渐替代石油和煤炭。EIA在《短期能源市场预测报告》中称,2012年美国电力行业的煤炭需求量将低于9亿短吨(1短吨=0.907吨),降至8.84亿短吨,同比下降5%左右。燃煤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也将从42.2%降至40.4%。
欧洲作为美国传统的煤炭消费市场,但因受经济的持续低迷和环保呼声的不断升级抑制了煤炭需求。相反,亚洲经济相对坚挺,并拥有相当规模的煤炭需求。因此,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用煤大户就成为其出口目标。煤炭网预计,美国2012年煤炭出口增长16%,而欧洲进口将下降100万吨。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今年6月,炼焦煤进口总量为649万吨,环比增67.9%,同比增94.4%。其中从美国进口99.8万吨,占总量的15%。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美国的“冲击”持乐观看法。中国煤电资源网运营总监赵玉伟认为,美国与亚太地区的航运距离比较远,在目前航运市场的低谷期,运费比较便宜,但如果航运市场回归,运输成本会升高,与印尼、澳大利亚等传统的动力煤出口大国相比,并没有太大优势。另外,关闭有一个过渡期,因此短期内不会对中国市场有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