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电煤价格并轨的呼声渐高,围绕着重点合同煤和市场煤的争论,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有媒体报道,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起草的《关于取消重点合同推进电煤价格并轨》报告已上报国务院。
“依照目前的形势看,电煤价格并轨批下来的可能性应该比较大,最快应该会在今年12月中下旬实现。”一位不愿具名的相关政府人士说。
只是,单是电煤价格并轨,并不能真正解决煤炭电力的矛盾,与煤电联动的配套很重要。“明年肯定会启动煤电联动,但不见得会叫煤电联动,或许会换个方式间接开始煤电联动。比如,给予大部分电厂脱硝电价补贴。”
“近几年国内煤炭市场应该会有一个良性正常的发展。当下,国家在这个大环境下培育电煤价格并轨、煤电联动是行得通的。”一位五大电力集团之一内部人士表示。
当然,他也不否认,随着不同时期经济的冷热,市场化也是有利有弊的,但是利要大于弊。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发电企业90%以上都是央企,“其实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利益的转移,用市场的办法但不是行政的办法来调剂这个利益”。
至少在并轨后要培育市场,可以减少腐败,增加阳光度,并轨后都是国家行为,企业行为,真正是对需求的调节。
而并轨后首先提出的长协制,则被受到肯定。“长协是近来曝光率很高的一个词,取消重点电煤之后,煤电企业是否应该签订长期协议,目前还是有一定争议的。目前政府是力推长协的,原因一是在铁路运力尚紧张的情况下,容易配置运力;二是作为双轨制向完全市场化的一个轨度。”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煤炭分析师李廷表示,即使打破运力瓶颈,对于煤电企业长远发展来说,长协仍是不错的选择。
近日,山西省规定,2012年12月1日以后铁路煤炭外运,必须在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进行挂牌交易,不得私自铁路外运交易。在他看来,这个模式要比以往的重点合同煤市场更透明。
不过,山西当地一家煤炭企业人士却不这么认为,“政府这样做是为了掌控煤炭资源,与电煤价格并轨无关”。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总经济师李英也如此认为,要想彻底解决煤炭电力矛盾,电煤价格并轨的同时,“需完善煤电联动机制,促进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对煤电价格联动机制进行完善并及时执行。降低电煤价格联动幅度,同时下调发电企业消化电煤价格比例,在保持发电企业议价动力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燃煤成本变化的扭曲;建立全国统一的电煤长期合同和现货市场平台,并对运输价格进行严格监管,参照国际市场价格对电煤制定最高限价。”
其实这中间最大的问题是,电价原来是国家统一管理,没有走入市场。“我认为大会以后,国家会对电力体制改革逐步推进。电价的市场化要逐步推行,最终的发展应该是,根据市场调节价格。”上述五大电力集团之一内部人士这样认为。
林伯强也指出,先并轨,后期可以逐步解决联动的问题,但必须把联动作为改革的目标,这样就不会加剧二者的矛盾。因为取消重点合同煤只是解决了煤炭内部市场煤与计划煤的问题,不是煤电矛盾。
电煤价格并轨不失为煤电联动的倒逼机制,电企的诉求应该是煤电联动,即煤价涨,电价也要涨。那么,要想放开电价,上游煤炭价格也应该少些行政干预。林伯强认为,电煤价格并轨后,企业再去和国家讲煤电联动就更有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