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发改委专家组、湖北省发改委、武汉大学等组成的评审团赴荆州市江陵县,就《江陵滨江新区规划(2013—2027)》组织评审,这意味着江陵滨江新区建设即将迈入实质化阶段,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将再添新丁。
根据湖北省政府去年8月出台的《湖北长江经济带“十二五”规划》,到 2015年,湖北长江经济带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将达到1.53万亿元左右,年增长12%左右,占全省的比重60%以上。但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是,以长江干流为主轴的综合交通走廊尚未形成,水运优势未能充分显现,产业层次总体偏低,经济外向度明显偏低。
如何实现规划预定目标?在较大的政策引导和竞争压力下,湖北境内长江沿线各地纷纷推出沿江战略,黄石港区和浠水县合作打造鄂东滨江新区、黄梅小池开发、荆州临港工业园区等,一系列沿江开发平台纷纷乘势而上。
江陵滨江新区有自己的特色。据了解,江陵滨江新区主要包括沿江产业园和煤电路港产业园,沿江产业园主要以能源化工、轻工纺织、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机械电子、铁水物流联运等为主。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滨江新区规划评审组专家吴传清认为,江陵的滨江新区打的还是长江黄金水道的牌,最大的优势依然是对外开放的优势,但和小池等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是北煤南运的中转站点、湖北重要的煤炭储备基地。
在“煤电路港产业园”建设上,湖北试图把江陵煤炭储配基地纳入国家级煤炭应急储备基地规划,积极引进投资主体。湖北是煤炭资源极其匮乏的省份,所需煤电90%依靠外运,因此“会不会拉闸限电”成为了每个酷热的夏天武汉人最关心的问题,江陵煤炭储配基地纳入国家级煤炭应急储备基地规划或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缓解。
江陵煤炭储备基地于去年3月正式开建,集煤炭物流配送、加工、交易等为一体,总投资约50亿元。连接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地区与鄂湘赣等华中地区的蒙华铁路于去年初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这也成为江陵建设滨江新区的重要机遇,这条北煤南运的国家战略运输通道将使江陵成为名符其实的煤码头,因此而兴起的焦煤期货、高端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也将为煤炭本身的黑色披上亮丽的外套。
《湖北长江经济带规划》起草组组长、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秦尊文认为,经过几年开发,湖北境内长江沿线崛起一批产业园、特色城镇,长足的竞争力还是要看是否能突出自身特色。荆州拥有湖北境内近一半的长江岸线,江陵滨江新区建设最重要的是要把黄金水道和煤炭储备运输的优势紧密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