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2   10:09:5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快讯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煤炭产业健步走,龙岩正发力

关键词: 发布时间:2013-02-26 来源:
ᢄ>         近段时间,在龙岩,煤矿企业主相遇,谈的大都是关于关闭小煤矿的事。
  
  18日,龙岩市煤管局局长陈如冬向记者介绍,根据龙岩市的政令,从上月起,各县区已吹响小煤矿关闭重组集结号,到2015年,煤矿企业将由现有的143家削减至49家,也就是说要关闭重组六成小煤矿。届时,年产能30万吨及以上的煤矿企业将超过30%。
    
  龙岩是福建省的主要产煤区,拥有地方煤矿143家,核定产能949万吨;煤矿企业数量、煤炭资源储量、原煤生产产量均占全省60%以上。
  
  不过,龙岩煤矿业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
  
  “近几年龙岩煤炭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但仍有不少问题。”龙岩市煤管局副局长廖英健说,“特别是小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廖英健给出一组数字——2012年,龙岩地方煤矿共生产原煤732.14万吨,发生死亡事故3起,死亡5人,百万吨死亡率为0.68;与上一年比,原煤产量下降了331.37万吨,但百万吨死亡率却上升了0.3。
  
  当地煤矿地质构造复杂、煤层赋存条件差、单井规模较小,新技术难以应用,采掘工艺落后;煤矿多小散乱,安全管理水平较低。许多煤矿在垂直方向上重叠开采,很容易发生透水、气体中毒、冒顶等安全事故。另外,一些煤矿水患资料不清,冒险作业,违法生产;无证非法煤矿盗采现象依然较为严重;煤矿从业人员培训不足,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匮乏……凡此种种,都给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安全问题之外,不少小煤矿私挖滥采、低水平开发,还造成污染环境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矿区周边群众生产生活。
  
  有专家认为,龙岩煤矿业集中度低,生产力水平低下,处于粗放式发展,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境地。
    
  去年12月12日,龙岩市下发了《关于加大小煤矿关闭力度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以及11个相关配套管理文件。
  
  安全问题是意见出台的一个考虑,但更根本的是,要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提升煤矿技术装备水平,促进煤炭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创建生态市的总体目标。
  
  “建设美丽家园不要空谈,得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龙岩市委书记黄晓炎说。
  
  根据意见,到今年底,龙岩全市煤矿企业数控制在80家以内;到2014年底,控制在60家以内;到2015年底,控制在49家以内,其中年产能30万吨及以上的占全市煤矿企业数的30%以上。
  
  龙岩市规定,凡属不符合福建省矿产资源规划、安全生产条件达不到要求等12种情形之一的小煤矿一律无条件关闭退出;属采矿许可证3万吨/年及以下等4种情形之一的合法煤矿,由县级政府给予适当补偿后在规定期限内给予关闭。除列入兼并重组范围需关闭的煤矿按兼并重组方案规定时限关闭外,其余情形的小煤矿限定在2013年7月底前关闭到位。
  
  去年12月28日,龙岩市召开关闭小煤矿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动员大会,与全市产煤县(市、区)一一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从今年起至2015年,龙岩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小煤矿关闭、兼并重组的专项奖励。对于没有按时完成小煤矿关闭、兼并重组任务的,不但不奖,还将给予相应金额的处罚,从财政上下级结算中扣减市对县(市、区)财力补助。
  
  不单是经济上的奖罚,龙岩市纪委、组织部、政法委等部门还出台配套政策措施,以严厉的干部管理和组织措施,督促县、乡两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小煤矿关闭力度,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比如,未按要求时限完成任务的县(市、区)、相关责任单位,一律取消评优评先、文明单位的参选资格;对相关责任人,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号令发出,各产煤县区纷纷行动。产煤大县永定在上月14日召开动员会,首批将兼并重组10家煤矿。目前,永定永强小坑井煤矿作为兼并主体,已与5家煤矿签订兼并重组协议,与其余4家煤矿的协议正在洽谈。新罗区初步确定控制目标,2013年为34家,2014年为27家,提前一年实现煤矿兼并重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