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2   10:19:04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快讯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杜绝浪费”和“遏制雾霾”的煤炭视角

关键词: 发布时间:2013-03-12 来源: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有一段谈生态文明建设,要让人民看到希望。听到这里,全场掌声响起。”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卜昌森说,“现在有两个问题全国上下都关注,一个是浪费,一个是雾霾。”

        他说,应该向全社会呼吁,不仅要重视看得见的浪费,而且要重视看不见的浪费。节约和环保,各行各业都要从自身做起。

        “一顿饭吃了一半,扔了一半,这是看得见的浪费。在煤炭开采中,由于投入不足、挑肥拣瘦等原因丢掉资源,是看不见的浪费。比如丢了1万吨煤炭,按吨煤300元计算,那价值就是300万元,那是多大的浪费!”卜昌森说,“浪费了鱼,可以再养;浪费了菜,可以再种;浪费了煤,就没有了。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浪费简直是一种犯罪。”

        卜昌森认为,除了开采过程,煤炭在运输和利用过程中也存在严重的浪费。比如,未经洗选的原煤远距离运输,等于用巨大的运力运煤矸石。再比如,煤没有充分燃烧,相应的热值就得不到充分利用,也会产生更多的废渣。

        在环保方面,煤炭行业值得深思的地方更多。卜昌森今年提交“两会”的《推动煤炭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的建议》,其中谈到了煤炭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的一系列环境问题。

        煤炭开采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据统计,平均生产1万吨原煤破坏土地0.2公顷至0.33公顷,目前我国因采煤破坏的土地每年以3万公顷至4万公顷的速度递增。截至2010年底,全国因煤炭开采塌陷的土地累计超过55万公顷。我国平均每年排放煤矸石3亿吨左右,占压土地300公顷至400公顷。目前,矸石山超过1600座,煤矸石总量超过60亿吨,占地7万公顷以上。另外,煤炭利用过程也会造成大气污染。

        “作为煤炭企业,我们在生产煤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同时,也一直在思考企业的环保责任,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卜昌森说。

        卜昌森认为,从大局看,推动煤炭生产和利用方式的变革刻不容缓。

        他认为,应该提倡“绿煤战略”,实现煤炭开采的最优化和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例如,山东能源集团采用矸石充填置换煤炭技术,累计以矸换煤超过1300万吨,消耗煤矸石超过1600万吨,充填区域的地面没有沉降,有效解决了地面沉降和煤矸石堆放问题。

        他认为,生产方式的变革还包括推进高碳产业低碳发展。一方面是推进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山东能源集团建设了4套瓦斯发电系统、7套压风机余热利用系统,在有条件的矿井建设了矿井水余热利用系统;利用水源热泵技术,年节约标煤60多万吨。另一方面是推进矿山设备的再利用。山东能源集团年利用废旧矿山机械核心零部件1万吨,综合节能率达60%,减排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分别为14吨和1万多吨。

        卜昌森提出了“重型企业轻型运营”的理念。传统煤炭企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山东能源集团提出“宁花百万上装备、不花十万增一人”,凡是能用装备替代人力的,坚决上装备。在山东能源集团,新建矿井除煤炭生产和必需的辅助业务外,选煤厂、机修厂、后勤等全部采用租赁经营等市场化手段,实行外包管理,建设并运营了一批“一人1万吨”的“轻型大矿”。“以后对下属企业的考核,不是看规模,而是看人均效率。”卜昌森说。

        卜昌森还提出,要打造没有资源的资源型企业。“就像香格里拉,可以做没有酒店的酒店集团。”他解释说,很多叫香格里拉的酒店,资产并不在集团旗下,只是由它管理运营。近年来,很多非煤企业进入煤炭领域,这些企业缺乏经验和人才,山东能源集团可以向其输出管理经验、技术和人才,变卖产品为卖技术,做能源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

        “煤炭行业前十年的大发展,靠的是大投入、大产出、提煤价。”卜昌森说。对于多数煤炭企业战略雷同、产业雷同、思路雷同、没有差异化竞争力的观点他也认同。他说,我国煤炭行业已经进入大浪淘沙的时代,比拼的是谁在绿色开采、清洁利用以及提高竞争力上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