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煤炭交易中心是中航国际与贵州省共建的区域性大宗商品专业交易平台,在中航工业集团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签署的项目合作协议中,明确了在贵州建设南方煤炭交易中心并列为贵州省重点项目。南方煤炭交易中心以中航工业“两融、三新、五化、万亿”战略为指引,依靠航空工业信息化技术力量,致力于打造公开、公平、公正、专业的第三方服务平台,立足贵州,覆盖南方,面向全国,专注于煤炭交易商业模式的创新与价值创造。中心以煤炭交易为基础,重点打造信息、金融、物流、政务四大服务产品,为客户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增加客户效益。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心于2012年9月注册成立,并将于2013年4月上线试运行。
贵州省煤炭行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散、小、乱,全省在产120万吨以上煤矿20家,30-120万吨以上煤矿208家,30万吨以下煤矿574家,目前缺乏大型专业化煤炭物流企业。为数众多的小煤矿在贵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缺乏规范制约的市场却产生了诸多问题,煤炭行业内无序竞争等情况降低了贵州煤炭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2012年,煤炭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煤电市场化发展的内在要求需要专业的第三方服务台;《能源工业十二五规划》、《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贵州省煤炭经营企业十二五合理布局规划》、《贵州煤炭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发展交易中心,提高煤炭长期稳定的供应保障能力,作为承接市场化改革的平台,南方煤炭交易中心应运而生。
南方煤炭交易中心是建立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为煤炭供应链上、中、下游客户提供服务的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南方煤炭交易中心的建设标志着贵州的煤炭销售即将摆脱传统的、缺乏约束的现货、现金、现场交易方式。煤炭交易中心并不参与煤炭交易,是一个独立于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方服务平台,第三方中立的身份决定了公平性。南方煤炭交易中心所掌握的一切市场信息都是对外公开的。市场的供需情况、价格变动等都会通过信息平台对外及时发布,减少了在传统销售模式下,由于产需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价格虚报,降低了煤炭生产、贸易、需求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的盲目性。交易中心的这种市场化、公开化的特点,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大幅提高煤炭市场的透明度。
企业通过电子交易平台交易,简化交易程序,降低交易成本,轻松实现即时交易和远程跨时空交易。由于南方煤炭交易中心兼顾了各方需求,可利用既掌握准确信息又整合信息资源的优势,对煤炭的流向和运输路径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减少煤炭供应链中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中心的网站平台真实、全面、动态的煤炭产运需信息,有利于政府部门及时适度进行宏观决策引导或使用必要的调控手段。在规范严谨的交易平台上,众多企业的理性碰撞和洽谈形成的价格,还可避免煤炭价格的大幅起落,进而对煤炭价格的相对稳定起到重要作用。南方煤炭交易中心可以实现产运需三方最优化的对接,减少各环节资源浪费和资金流失。
作为中央企业,南方煤炭交易中心存在的意义,不止于商业的成功,更在于通过南方煤炭交易中心的运行,降低煤炭产业链交易成本,推动煤炭交易的实现和履约,稳定煤炭价格,推动净化、改善煤炭流通环境和秩序,为实现煤炭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创造更加便捷的条件,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释放正能量。中航南方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秉承中航工业“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圈”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贵州地区的煤炭资源优势,搭建煤炭电子交易平台,发挥平台的桥梁作用,多企业同时参与会形成一定规模的聚集效应,有利于更好地发现价格、规范交易行为、降低交易成本、控制交易风险、提高交易效率;更好地反映煤炭资源生产交易的基本情况,更好地指导生产、引导消费,完成煤炭贸易产业链的优化升级,拉动煤炭产业链的协调发展,助力贵州经济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