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5   15:32:12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快讯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贵州省重拳出击解决国有煤矿地方监管难问题

关键词: 发布时间:2013-05-24 来源:

         山东煤矿应急救援队伍始终坚持“防救并举、重在防范”的理念,不断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和超前技术服务的措施手段,广泛开展预防、预测、预警和安全检查活动,把搞好灾害预防和技术服务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

         并且,根据各自服务矿井情况,建立了服务矿井安全生产信息库,熟悉并掌握服务矿井情况,制定灾害预防和救护技术服务计划,积极主动地为矿井排忧解难,真正把煤矿灾害预防和技术服务落到了实处。

         在山东煤监局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见到了主任牛保林,他刚从肥矿集团救护大队回来,他告诉记者现在已经到了雨季,是重要时段,这个时候,应急救护大队更要加大预防性安全检查力度。

          他随手掀开自己手写的笔记本,指着说,肥矿集团救护大队大约有100人,服务21个矿井,每个月的计划是开展16次预防性安全检查。尤其现在到了事故多发的雨季,于是该救护大队加大了检查次数,增加到了21次。目前已经检查了9个矿井,目前尚未查出安全隐患。

          据牛保林介绍,救护队每年对都与服务的矿山企业签订协议,每月都有预防性安全检查计划,根据矿区特点、安全状况、有目地的检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在有的矿山企业还不能接受救护大队去预防性安全检查,因为救护队员开着救护车去了矿,职工就下意识的认为出事故了,有些忌讳,但就对工作而言,矿上还是很高兴的。

          山东煤监局巡视员韩芳岐告诉记者,要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就要特别重视救护工作,更必须体现这一思想,突出抓好防范工作。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配合前端预防,主要是配合山东煤矿企业通过技术服务及帮助排查安全隐患等活动预防发生事故,不断提高救护指战员的相关技术业务水平,确保让救护指战员熟悉井下情况、掌握避祸以及救灾路线。

          其次,实施末端预防,通俗的说,就是虽然已超前预防了,但个别不可抗拒的事故又发生了,这个末端的抢险救援结果决定于抢险质量,因此,在生产活动中一旦有事故发生,通过他们日常掌握的现场状况和灾害特点,能有针对性的、及时有效的实施救援救护,实现化小事故甚至化了事故,把各类损失降到最低。例如,火灾可能诱发瓦斯爆炸事故,瓦斯爆炸事故可能引起火灾,从而造成连续爆炸。此类事故的继发性就要求指挥者在制定救灾措施时,必须考虑该措施可能带来的后果,从而作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不能顾此失彼,造成事故扩大。

          随后,韩芳岐举了一个实例。2002年3月28日16时50分左右,章丘市某矿发生一起冒顶事故,工人张某不幸被埋,当班班长看到情况紧急,未采取任何措施便立即进入救援,这时,顶板再次塌落,班长也被冒落物埋压。工人立即通知矿调度室,矿方组织在附近工作的人员进行救援,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采取措施,加强冒落区四周的顶板支护,经过近3个小时的紧急救援,将2名遇险人员救出,张某只是受了轻伤,而班长则不幸遇难。此案例说明,在事故救援过程中发生二次冒顶,班长在既没有弄清原因、又没有采取基本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施救,导致自身不幸遇难,造成了事故扩大。更深次的折射出,职工安全意识淡薄,不了解灾害事故继发性的危害,事故发生后,又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没有实施好末端预防,是造成此次事故扩大的主要原因。

          韩芳岐接着说道:“在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中,对检查出的各类安全隐患,积极协助矿方进行现场整改,对不能现场整改的,都提出了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近日,山东能源新矿集团救护大队在对某矿执行“汛期”预防性安全检查任务时,发现一采空区挡水墙墙体潮湿,有渗水现象。经检查得知,该处疏水沟积污严重,疏水不畅,造成墙内积水量增加,压力增大,如不及时清理,可能受水害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救护大队队长许文科立即向矿领导汇报了情况,并要求矿方迅速组织人员清理水沟疏水降压,并提出了两条建议。一是对水平、采区之间原有的防水设施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排查,对超服务年限运行、质量不可靠的要重新进行隔离封堵,对涌水的密闭墙改造为具有防冲能力的挡水墙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