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水害事故易导致群死群伤,施救困难,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四川是全国煤矿水害重灾省份之一,四川省安监局、四川煤监局高度重视隐蔽灾害的防治,将水害防治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谈,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十六字方针,坚持运用“防、堵、疏、排、截”等手段,进行综合治理,促进全省煤矿企业的安全发展。
四川煤矿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水害危害程度突出,水患现状不清的现象十分普遍,成为做好煤矿防治水工作的瓶颈。
全省21个市(州)中有15个市(州)有煤矿,采煤历史多在100年以上,最长在300年以上,留下2万余个以上的废弃小窑,99%以上的煤矿矿权范围之内都有废弃小窑。其中百年以上小窑难于考证,近几十年小窑的业主多是无图无资料采煤,近十多年关停的小煤矿,业主也未移交矿图等资料。全省现有1297个矿井,往往经历了多次业主变更,现今无完整的老采空范围及积水资料记载。大量积水情况不清的废弃小窑及老采空区成为矿井透水的重要水害隐患,造成70%以上水害事故与老窑透水有关。这些水害隐患犹如埋在矿井周围的“地雷”,严重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威胁着煤矿的安全发展。
尽快摸清全省煤矿水害隐患的基本情况,成为保障四川煤矿安全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从2006年3月起到2008年,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先后完成了《四川省煤矿矿井水害隐患初步调查报告》、《四川省煤矿矿井水患调查与对策研究》、《四川省煤矿矿井水害预测研究》三项煤矿防治水研究课题,基本搞清了四川煤矿水害事故的背景、水害隐患和水害事故的主要成因,以及煤矿水害治理的严峻现状。为加强四川煤矿防治水力量,2010年,四川省委编办批准成立四川省矿山防治水中心,负责全省矿山水患现状调查、防治水技术研究、指导与服务工作。四川省矿山防治水中心和省煤矿抢险排水站是两块牌子一套人员,省矿山防治水中心工作由事后抢险救援转变为事前预防。经省政府高强度的投入,“四川省矿山防治水中心”配有不同梯度扬程和流量的潜水泵、新型软管、金属软管、玻璃钢管等先进设备,帮助煤矿企业消除重大水害隐患、解放资源。同时还具备隧道桥涵、城市排涝设备,遇到洪水灾害时,可提供抢险排水支持。四川省矿山防治水中心的成立,为搞清全省煤矿水患情况和治理手段,增强了人力、物力保障。2008年12月,四川省安监局、四川煤监局下发了《四川省煤矿水患调查技术要求(试行)》,2010年又下发了《四川省煤矿防治水细则》,2011年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通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格执行标准,形成煤矿水患调查报告审查备案制度。并结合四川省矿井水文地质环境、矿井水患特征、防治水管理及技术资源现状等,要求煤矿的防治水工作要重点落实好的五项措施,即:成立煤矿防治水机构,落实监管监察责任人;落实煤矿企业的主体责任;强化监管,超前预防;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加强煤矿水害应急救援工作。
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全省共完成水文地质普查和水患现状调查的煤矿达740家,占全省煤矿总数(1297家)的57%。根据已完成水文地质普查和水患现状调查的煤矿资料,目前全省极复杂(Ⅰ级) 水患矿井有52个,复杂(Ⅱ)级水患矿井有191个。
内江市威远县和眉山市仁寿县为四川省2个重点产煤县,该区域采煤历史悠久,现有生产矿井所在地中废弃小窑很多,又经历了多次业主变更,而今无完整的老采空范围及积水资料记载,小窑空间位置不详,水害隐患不清。加之该区域小煤矿多,巷道互相贯通,一旦发生透水,将对区域内煤矿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是全省煤矿水害治理的重中之重。1997年,威远县两河镇黄林三井无证非法开采防隔水煤柱,导致太和老井老窑水透水,造成新太和煤矿、勤俭煤矿、凤凰山煤矿、汪洋煤矿被淹井一个多月。1998年7月,威远县两河镇永付村煤矿打穿张家沟河道,河流水贯入井下,太和煤矿、勤俭煤矿、凤凰山煤矿、汪洋煤矿被淹井三个多月。2010年11月21日,威远县八田煤矿发生老空水事故,造成29人被困,所幸救援科学及时,被困矿工全部获救。
针对四川煤矿分布地域广、煤矿井型小、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和防治水工作难度较大的特点,全省建立起了省、市、县防治水队伍,形成三级防治水技术支撑体系,开展防治水技术攻关,推广使用先进技术,为煤矿防治水提供技术服务。
2013年,四川省安监局、四川煤监局对全省10个重点水害煤矿的市(州)和10个重点水害煤矿的县(市、区)下拨了420万元,作为开展防治水工作的引导资金,引导各重点产煤市(州)、县和煤矿企业加大对水患治理的投入。四川还建立起了全省煤矿防治水基础数据库,做到了情况清楚,措施对路。今年在汛期来临之前,四川对全省52个(Ⅰ级)水患矿井进行逐个检查,针对性地为煤矿企业提出防治水的治理措施,并总结出普遍性、规律性的指导意见,为全省煤矿防治水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今年初,省里组织专家组编印了《煤矿防治水基本知识》10万册,用于对煤矿工人进行防治水知识培训,增强煤矿工人的防灾减灾能力。专家检查组到煤矿水害防治重点县检查时,首先就组织该县安监局煤矿监管人员、驻矿安监人员、煤矿业主和矿长进行煤矿水害防治知识培训,从书本到案例和到实际操作层面,进行浅显易懂的培训,以提升基层防治水监管人员的能力。在煤矿检查时,检查组人员一方面对采掘一线矿工,进行识别煤矿透水征兆和在水害事故中如何有效逃的培训,用身边大家熟知的水灾事故做为案例,引用日常生活的常识解释透水征兆的特点,使矿工能真正懂得透水征兆的识别和应急处理,并现场发放了《煤矿防治水基本常识》,人手一册;另一方面则深入井下检查,对查出的问题,检查组要求业主、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必须划出积水线、水位线、警戒线,同时制定落实防治水措施。
省矿山防治水中心专家还到煤矿对矿工进行“煤矿透水征兆和如何在水害事故中逃生”培训。43岁的周光荣,在威远县向家寨煤矿二井采煤队工作5年了。他说,专家用我们身边发生的案例来讲解,更易懂,更实用,更让我们矿工明白要坚决拒绝违章。据了解,检查组仅在威远县、仁寿两个县就对县安监局煤矿监管人员、驻矿安监局、煤矿业主、矿长及采掘一线矿工、班组长1900余人进行了培训,查出了近50条隐患。去年全省没有发生水害伤亡事故,今年1-5月全省未发生煤矿事故,取得了近年来的最好成绩。